+852 3594 6776

用心为每一个客户服务

您们的需要 我们的专注

Your Needs Our Focus

财经快讯

Financial Bulletin

全球市場下半年劇本:關稅落地,沒有TACO了,基本面決定一切

发布时间:2025-08-04

特朗普政府最終敲定對主要貿易夥伴的關稅稅率,市場最大的不確定性之一已經消除,然而,接下來全球經濟將面臨高關稅的威脅,加上非農數據暴雷,華爾街把目光集體投向了基本面。


據追風交易臺消息,野村最新報告指出,兩大負面催化劑——最終落地的、高於預期的關稅,以及意外疲軟的美國7月非農就業報告——已經出現。


野村認為,在當前市場倉位和估值均處於高位的情況下,這可能觸發短期的獲利了結和倉位調整。投資者需要為市場波動加劇做好準備,並高度關註後續的經濟與盈利數據,因為下半年將是檢驗市場樂觀情緒的“現實審查期”。


亞洲市場,尤其是與美國市場關聯度高的日本和韓國,短期將面臨壓力。報告明確指出,MSCI亞洲(除日本)到今年年底的上行空間已非常有限。


關稅靴子落地:不確定性轉為現實沖擊


市場持續關註的美國關稅問題終於塵埃落定。特朗普政府最終兌現了其威脅,並未出現“談判後讓步”(TACO - Talk And Cut Offer)的局面。


根據野村美國團隊的實時估算,美國的有效關稅稅率已從上周的16.3%上升至17.5%。具體的關稅安排對不同經濟體產生了分化影響:


達成協議的經濟體:歐盟、韓國和日本獲得了15%的關稅稅率,同時附帶了重要的投資承諾。馬來西亞和泰國的關稅稅率分別從預期的24%和36%降至19%。


行政令下的新稅率:美國通過行政令對其他未達成協議的國家征收新關稅。其中,老撾和緬甸則面臨高達40%的稅率。出人意料的是,瑞士也被征收了39%的高額關稅。


印度的意外打擊:印度市場遭遇負面意外,被征收25%的關稅,遠高於市場預期的15-20%,並附帶未明確的“額外懲罰”。這構成了短期內的市場利空。


其他主要貿易夥伴:美墨貿易協議延長90天,但墨西哥將繼續支付25%的關稅;對巴西的關稅從8月6日起提高到50%;對加拿大的關稅提高到35%,但大部分商品因美墨加協定(USMCA)而豁免。


中美談判:據央視新聞,中美雙方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新一輪經貿會談。根據會談共識,雙方將繼續推動已暫停的美方對等關稅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


此外,一項影響深遠的規定是,美國對所有國家的轉運貨物征收40%的轉運稅。關稅政策的全面落地,意味著市場焦點必須從政策博弈轉向評估其對全球供應鏈和企業成本的真實影響。


美國就業市場急劇降溫,敲響警鐘


7月份的美國非農就業報告顯示,勞動力市場正在失速,這與市場的樂觀預期形成鮮明對比。


7月新增非農就業人口僅為7.3萬,遠低於野村預測的12萬和市場共識的10.4萬。5月和6月數據累計下修近26萬,這使得過去三個月的平均新增就業降至3.5萬,是自2020年夏季以來的最低水平。失業率上升至4.248%,為2021年10月以來的最高點。


野村表示,這份疲軟的報告,叠加市場本已緊張的倉位和高企的估值,可能成為觸發短期市場回調的催化劑。盡管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7月會議上態度偏鷹,但疲弱的就業數據無疑增加了美聯儲提前降息的風險。


資金流向逆轉,新興亞洲市場承壓


報告還指出,隨著宏觀風險上升,全球資金流向出現逆轉跡象。


外資結束連續流入:在連續七周凈流入後,外國投資者上周轉為凈賣出新興亞洲股票(除中國股票),凈流出額為6.52億美元。


印度遭遇重創:資金外流主要由印度市場驅動。由於意外的25%高關稅,印度二級市場錄得22億美元的巨額凈流出。專註於印度的離岸ETF也出現了八周來的首次凈流出。


“美國例外論”或再現:全球範圍內,新興市場ETF八周來首次出現溫和凈流出,而專註於美國的離岸ETF在過去四周中有三周錄得凈流入,顯示出資金回流美國的初步跡象。


中國資產仍具韌性:在美國上市的中國ETF連續三周錄得凈流入。


這一趨勢表明,在全球避險情緒升溫時,資金傾向於從風險較高的新興市場撤出,而亞洲市場,尤其是印度,已直接感受到關稅沖擊帶來的資本外流壓力。


亞洲企業盈利預期下調,基本面考驗來臨


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季的數據進一步證實了基本面面臨的挑戰。


亞洲盈利預期走弱:在已公布業績的43%的MSCI亞洲(除日本)公司中,2025財年(FY25E)的共識盈利預期在本季度迄今已下調了1.2%。野村預計整個亞洲地區的盈利仍有下行空間。


美國盈利表現強勁:相比之下,美國市場表現出韌性。在66%的標普500公司公布業績後,第二季度盈利同比增長率達到10.3%,遠高於一周前預期的6.4%。


盈利預期的分化,加上關稅和全球經濟放緩的壓力,使得亞洲股市的前景更具挑戰性。報告明確指出,對於MSCI亞洲(除日本)從當前到2025年底的潛在上行空間“非常有限”。下半年,市場的驅動力將不再是政策預期,而是實實在在的經濟數據和企業盈利能力。

更多快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