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2 3594 6776

您们的需要 我们的专注

Your Needs Our Focus

财经快讯

Financial Bulletin

市場嚴重低估了南向資金,高盛:港交所被低估了

发布时间:2025-09-19

高盛認為,盡管港交所股價在過去一個月跑輸主要指數,但市場嚴重低估了南向資金對港股成交量的結構性提振作用。


9月18日追風交易臺消息,高盛股票研究團隊發布研報指出,港交所股價在過去一個月跑輸大盤,主要原因是管理層對2025年下半年投資收益給出了偏向悲觀的指引。


然而另一方面,作為港交所盈利的最關鍵驅動因素,現金股票的日均成交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其中南向資金是主要推手。


高盛因此上調了港交所2025-2027年的每股盈利預測(EPS)。同時維持港交所"買入"評級,目標價從524港元上調4%至544港元,認為當前股價相對於交易活動水平被明顯低估。


南向資金:被忽視的核心增長引擎


報告指出南向資金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態影響著香港市場。


數據顯示,9月至今的日均成交額已高達3180億港元,遠超8月份的2790億港元以及年初至今的2540億港元。


這背後最核心的推手,正是持續創下新高的南向資金。無論是凈買入規模、日均成交額,還是對港股總成交額的貢獻度,南向資金都表現出強勁的活力。


高盛估算,在港股市場總成交額的同比增長中,南向資金的貢獻度高達30%至40%。其成交額占港股總成交額的比例,也已攀升至約25%的驚人水平。


更重要的是,南向資金推動港股市值實現了約50%的同比增長,且南向資金和整體市場的換手率都達到歷史峰值。


然而市場對本輪由南向資金驅動的成交量上漲,似乎比2020-2021年的牛市抱有更強的懷疑態度,擔憂其持續性。


然而高盛強調,基於內地投資者的資產多元化配置需求、港股市場的獨特稀缺標的以及顯著的估值折價(更高的股息收益率),南向資金的流入和參與度提升將是一個結構性的長期趨勢,而非短期投機行為。


高盛上調盈利預測與估值


正是基於對南向資金結構性增長的信心,以及近期強勁的交易量數據,高盛對港交所的財務模型進行了全面上調。


高盛將港交所2025-2027財年的每股盈利(EPS)預測上調了3%至4%。具體來看:


2025年每股盈利預測:從12.63港元上調至12.97港元。


2026年每股盈利預測:從13.05港元上調至13.61港元。


2027年每股盈利預測:從13.96港元上調至14.45港元。


在盈利預測上調的基礎上,高盛也重新評估了港交所的目標價。


報告稱,采用三階段股息貼現模型(DDM),並將2026年預測市盈率(P/E)維持在40倍的水平,得出港交所未來12個月的目標價為544港元,較之前的524港元上調了4%。


高盛還提供了兩個估值角度來佐證其“買入”觀點:


歷史估值對比:目前港交所的股價對應其遠期市盈率,略低於歷史周期中位數水平,但其盈利增長前景卻依然強勁。


成交量-股價回歸模型:一個長達20年的數據回歸模型顯示,在當前的成交活躍度水平下,港交所的股價理論上應在590港元左右,這暗示著當前股價存在巨大的修復空間。


綜上所述,高盛認為,市場對港交所股價的定價未能充分反映南向資金帶來的結構性增長紅利。


隨著南向資金持續發力,港交所作為“賣水人”的核心價值將愈發凸顯,其被低估的股價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不容忽視的戰略性機遇。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更多快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