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2 3594 6776

您们的需要 我们的专注

Your Needs Our Focus

财经快讯

Financial Bulletin
今夜,美聯儲祭出“降息+停止縮表”組合拳?

在美國政府停擺導致關鍵經濟數據缺失的“迷霧”中,美聯儲或將做出本年度又一關鍵利率決定。市場普遍預計,FOMC將再次降息,並可能同時宣布結束其資產負債表縮減計劃,以應對勞動力市場風險及貨幣市場的流動性壓力。 北京時間周四淩晨2:00,美聯儲FOMC將公布利率決議,隨後2:30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將在新聞發布會發表講話。根據貨幣市場定價和路透社的調查,降息25個基點幾乎已是板上釘釘。這一預期中的行動,主要源於決策者對就業市場下行風險的日益擔憂,盡管通脹壓力依然存在。 與此同時,由於近期貨幣市場出現流動性緊張的跡象,包括高盛、摩根大通在內的大多數主要銀行預計,美聯儲將在此次會議上宣布停止其資產負債表縮減計劃。此舉旨在穩定金融體系,避免重現2019年的回購市場風波。 然而,由於美國政府持續停擺導致關鍵經濟數據缺失,鮑威爾預計不會就12月的政策路徑給出明確的前瞻性指引。Standard Chartered駐北美宏觀策略主管Steven Englander表示,自9月以來"改變觀點的基礎並不多",當時決策者暗示10月和12月可能各降息25個基點。高盛經濟學家認為,美聯儲在12月降息的門檻很高,除非替代數據給出充分理由,而目前數據並未提供這樣的信號。 降息25個基點幾成定局 美聯儲此次降息決定主要基於對勞動力市場風險的持續關註。鮑威爾本月早些時候表示,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仍專註於勞動力市場面臨的威脅。盡管核心CPI同比上漲3%,較目標高出整整一個百分點,但上周公布的通脹報告溫和,可能讓美聯儲的通脹鷹派暫時保持觀望。 Evercore ISI全球政策和央行策略主管Krishna Guha表示:"勞動力數據在辯論中繼續發揮更大作用。"只要官員們對通脹預期以及工資和服務價格壓力水平感到放心,鮑威爾就可以繼續關註就業,"將美聯儲政策立場回歸中性"。 聯邦基金期貨顯示,投資者認為25個基點的降息幾乎板上釘釘。但降息的高可能性並不意味著決策者在如何看待利率前景上達成一致。相當一部分官員在承認就業市場風險的同時,繼續對通脹表達擔憂。一些官員還指出,經濟中某些領域如服務業的價格漲幅依然頑固,這些領域受關稅影響較小。 美聯儲理事Miran預計將再次投票支持降息50個基點。在最近的講話中,他指出25個基點的步伐太慢,但他認為沒有必要以超過50個基點的幅度行動。堪薩斯城聯儲主席Jeff Schmid被視為可能投反對票支持維持利率不變。 FOMC成員分歧加大,勞動力市場成焦點 盡管降息本身懸念不大,但FOMC內部的分歧正日益加劇,而焦點正從通脹轉向勞動力市場。 對就業的擔憂正在加劇,荷蘭國際集團(ING)的分析師警告稱,美國經濟正處於“低招聘、低解雇”的狀態,但存在演變為“不招聘、要解雇”的明確風險。若此情況發生,將危及美聯儲“最大化就業”的核心目標。FOMC九月的會議紀要也顯示,多數與會者認為就業的下行風險已經增加。 盡管美聯儲官員認為就業市場在勞動力需求和供應之間大致保持平衡,但他們也擔心企業可能會進一步削減招聘或訴諸裁員。這一風險因亞馬遜最近宣布裁員和各州失業救濟申請增加而凸顯。州就業機構仍在收集和公布每周失業救濟申請數據,為勞動力市場健康狀況提供了一個晴雨表。 此外,政策制定者之間的分歧可能在此次會議上進一步顯現。預計將有委員投下反對票,例如理事Miran近期已表態支持更大幅度的50基點降息。同時,部分更擔憂通脹的鷹派委員可能傾向於維持利率不變。這種分歧反映了委員會內部對優先處理就業風險還是通脹風險的持續辯論。 流動性收緊或促使美聯儲停止縮表 除了降息,本次會議的另一大看點是美聯儲是否會宣布停止其資產負債表縮減計劃。包括高盛、摩根大通在內的多數華爾街大行預計,由於近期貨幣市場出現流動性緊張跡象,FOMC將采取行動。 近期,有擔保隔夜融資利率(SOFR)短暫突破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的上限,紐約聯儲的隔夜逆回購工具需求大幅下降,而正回購工具的使用量則有所增加。這些信號表明,銀行系統的準備金水平可能正在逼近“充足”水平的下限,引發了市場對2019年回購市場危機的擔憂。 為避免流動性過度枯竭,分析師預計美聯儲將宣布停止每月50億美元的國債縮表,但可能會繼續允許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被動到期。不過,這一決定可能也會面臨內部分歧,理事Bowman等官員此前曾表示,傾向於維持盡可能小的資產負債表規模。 目前美聯儲每月允許50億美元到期國債和350億美元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從資產負債表中流出。美聯儲可能會繼續允許MBS從資產負債表中流出,但開始將所有到期國債進行再投資,而不是允許50億美元退出資產負債表。 數據“黑箱”下,鮑威爾難給明確指引 由於政府停擺導致官方數據缺失,市場預計鮑威爾在新聞發布會上將避免就12月的政策路徑給出明確的前瞻性指引。缺乏可靠的就業和通脹數據,使得美聯儲做出判斷的難度加大。 高盛經濟學家認為,鮑威爾若被問及12月的行動,他可能會重申9月會議“點陣圖”所暗示的路徑,即年內還有一次降息。 高盛維持12月降息的可能性判斷,主要基於三個原因: 第一,9月的“點陣圖”已將第三次降息設為基準情形,且市場已完全定價。 第二,美聯儲傾向於完成“三連降”的政策周期。 第三,到12月會議時,即將公布的勞動力市場數據可能因政府停擺而失真或不完整,難以發出“警報解除”的明確信號,這使得跳過一次已被市場充分預期的降息顯得尷尬。 高盛指出,更廣泛的數據集顯示,勞動力市場處於明顯弱於疫情前的狀態。即將公布的DOGE延期辭職可能導致10月就業報告為負,並對11月數據產生一定拖累。即使這已是舊聞,在不久後跳過已經發出信號的降息也會顯得尤為尷尬。此外,政府停擺幹擾了10月數據收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幹擾11月數據收集,這可能導致失真或數據缺失,使12月前可獲得的勞動力市場數據信號不那麽可靠。 總體而言,在數據真空期,美聯儲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投資者將密切關註鮑威爾對當前經濟狀況的描述,以及他對勞動力市場風險和政策路徑的任何微妙暗示,以判斷在可見的未來,寬松政策的基調是否會持續。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5-10-29
查看详情
“Robotaxi第一股”來了?小馬智行和文遠知行雙雙公告,預計11月6日上市

自動駕駛領域的兩家頭部企業——小馬智行(Pony.ai)和文遠知行(WeRide)正將它們的競爭從公路延伸至資本市場。兩家公司雙雙發布公告,計劃於11月6日在香港交易所同步掛牌上市,一場爭奪“港股Robotaxi第一股”名號的競賽已然打響。 10月28日,文遠知行在港交所公告,擬發行8825萬股股份(視超額配售權行使與否而定),發售價不超每股35港元(除非另行公告),預期11月6日在港交所開始交易。 同日,小馬智行在港交所公告,在港上市擬發行4195.57萬股發售股份(視乎發售量調整權及超額配股權行使與否而定)。除非另行公告,發售價將不超過每股發售股份180港元。預期股票將於11月6日在港交所開始交易。 此舉標誌著繼2024年登陸納斯達克後,兩家自動駕駛獨角獸再次在同一資本市場正面交鋒。 國內全牌照 vs 國際多牌照 盡管同處Robotaxi賽道,小馬智行與文遠知行的發展戰略呈現出些許差異。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援引的招股書信息,小馬智行更側重於深耕中國本土市場,而文遠知行則在國際化布局上更為領先。 小馬智行是中國唯一一家獲得在北京、廣州、深圳、上海全部四個一線城市開展面向公眾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全部可得及所需監管許可的公司,並且在北京、廣州、深圳提供全無人駕駛收費服務。公司擁有一支超過680輛自有自動駕駛出租車的車隊,累計自動駕駛裏程超過4790萬公裏。 相比之下,文遠知行的業務布局已覆蓋11個國家、30多座城市,是全球唯一擁有7國自動駕駛牌照的科技公司。招股書顯示,文遠知行運營著超過700輛自動駕駛出租車,並在中東阿布紮比運營著當地最大的自動駕駛車隊。 圖片來源於:《21世紀經濟報道》 小馬智行CEO彭軍:L4的規模化就要來了,中國公司有優勢 盡管商業化路徑不同,但兩家公司都將目標鎖定在L4級別自動駕駛的規模化上。 小馬智行聯合創始人兼CEO彭軍在接受《華爾街見聞》專訪時表示,L4自動駕駛是一個與L2輔助駕駛截然不同的“物種”,後者已是“紅海”,而L4正面臨“藍海”,處於“規模化很快就會到來的階段”。 在問及中國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和特斯拉、Waymo等國外公司相比有什麽獨特性優勢時,彭軍表示中國自動駕駛技術公司早年可能起步稍晚,但最近幾年其實發展非常快。 他認為,中國成熟的汽車產業鏈正推動成本快速下降,其第七代自動駕駛系統硬件成本已降低70%,這是規模化的關鍵基礎。 彭軍強調,當前L4市場的競爭核心並非價格,而是“誰能先爬上坡”,即率先解決技術、成本與商業模式的系統性優化問題。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5-10-28
查看详情
Coinbase的“野心”:讓初創企業整個生命周期融資“上鏈”

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正野心勃勃,試圖通過區塊鏈重塑資本形成的方式。 近日,Coinbase首席執行官Brian Armstrong在TBPN播客上表示,通過區塊鏈,創始人可以註冊公司、進行種子輪融資、即時獲得USDC穩定幣資本,並最終通過股權代幣化的方式直接上市。 Armstrong認為,此舉將使資本形成“更高效、更公平、更透明”,並可能“增加進行融資和創業的公司數量”。 華爾街對此反應正面。摩根大通上周將Coinbase的股票評級上調至“增持”。而Coinbase股價在上周五收盤時上漲了約10%。 借助Echo平臺,打造鏈上融資生態 要實現這一願景,核心在於簡化當前“相當繁瑣”的融資流程。Armstrong表示,Coinbase將利用其近期收購的融資平臺Echo來實現這一目標。據報道,Echo已經幫助超過200個項目籌集了逾2億美元資金。 根據計劃,Echo初期將獨立運營,但會逐步整合進Coinbase的生態系統。此舉旨在將尋求資金的創業者與Coinbase托管的五千億美元資產及其全球投資者基礎直接連接起來。 Armstrong稱:“如果我們能將優秀的創業者與持有資本的投資者聯系起來,我們就是幫助加速這一進程的完美平臺。”他補充說,通過鏈上智能合約,初創企業將不再需要銀行或律師來處理全球資金轉移。 挑戰監管規則,尋求更廣泛市場準入 實現這一藍圖的關鍵一環在於監管。據Armstrong透露,Coinbase正在與美國監管機構合作,以推動更廣泛的鏈上融資準入。 他特別指出,現行的合格投資者規則在“很多方面是不公平的”,因為它將許多個人投資者排除在了早期投資機會之外。 他表示,Coinbase希望“在消費者保護與向散戶投資者開放這些機會之間找到合適的平衡點”,這暗示了公司尋求改變現有市場準入壁壘的意圖。 摩根大通看好Base網絡潛力 Coinbase的鏈上戰略與其Layer-2網絡Base的發展緊密相連,這也成為投行看好其前景的重要原因。 據摩根大通上周發布的報告,該行上調Coinbase評級正是基於其Base網絡的巨大增長潛力和修訂後的USDC獎勵策略。分析師指出,Coinbase正“傾力投入”其Base區塊鏈,以從平臺擴張中捕獲更多價值。 該行分析師估計,未來Base若發行代幣,可能創造一個價值120億至340億美元的市場機會,其中Coinbase的份額估值在40億至120億美元之間。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5-10-27
查看详情
主動拋橄欖枝,SpaceX想和蘋果合作

一度擱淺的蘋果與SpaceX衛星連接合作,如今正顯露出重回談判桌的跡象。 10月23日,The Information援引知情人士透露,為一項未來可能與蘋果達成的協議做準備,SpaceX近月已在其新一代衛星設計中,增加了對蘋果iPhone現有衛星功能所用無線電頻譜的支持。 此舉意味著,未來幾年當Starlink的下一代衛星投入運營時,其或將有能力為存量蘋果設備提供衛星通信服務。 與此同時,蘋果現有衛星服務供應商Globalstar的董事長James Monroe已透露,有意以超過10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公司,而該公司目前市值僅為53億美元。 Globalstar網絡相比星鏈在速度和技術上的落後,正促使蘋果重新考慮合作選擇。一旦與SpaceX達成合作,蘋果消費者將成為最大受益者,未來iPhone設備有望通過星鏈下一代衛星實現更快的衛星連接。 技術準備就緒 SpaceX已為潛在的蘋果合作做好技術鋪墊。 據The Information報道,該公司在新衛星設計中加入了對Globalstar所使用頻譜的支持。這一技術調整使得星鏈未來能夠與現有iPhone設備兼容,無需蘋果對硬件進行重大改動。 星鏈目前是衛星互聯網服務的領先提供商,主要通過安裝在房屋或車輛頂部的天線為客戶提供服務。該公司近期發射了其第一萬顆Starlink衛星,占地球軌道上所有活躍衛星的60%以上。 SpaceX計劃大幅擴展其服務範圍,將普通智能手機直接連接到衛星,為此SpaceX投入巨資。 上月,該公司達成協議以170億美元收購EchoStar的無線頻譜,該頻譜將幫助SpaceX在全球範圍內向手機提供更快的互聯網服務。 SpaceX總裁Gwynne Shotwell上月表示,公司正與芯片制造商合作,將星鏈連接功能集成到手機中。該公司已與T-Mobile等傳統電信運營商建立合作夥伴關系,將其衛星直接連接到手機。 “恩怨情仇”的歷史 兩家公司此前的合作嘗試並不順利。 此前據The Information報道,2022年蘋果推出首個衛星功能之前,馬斯克曾向蘋果提議讓SpaceX成為iPhone獨家衛星服務提供商18個月。 他提出蘋果預付50億美元,獨家期結束後每年再支付10億美元。蘋果拒絕了這一提議。 此外馬斯克曾因蘋果App Store收費對其社交網絡X造成的財務影響而公開抨擊蘋果。 去年8月,馬斯克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xAI起訴蘋果操縱App Store排名,損害其Grok聊天機器人並偏袒OpenAI的ChatGPT。 盡管如此,雙方仍有動力和解。據此前報道,蘋果內部一些高管長期以來對Globalstar合作持懷疑態度,認為蘋果應該轉而與SpaceX合作。 Globalstar的困境與蘋果的考量 與Starlink相比,其現有合作夥伴Globalstar的網絡被認為速度更慢、技術也相對陳舊。 這使得蘋果目前提供的衛星功能僅限於在無蜂窩網絡區域發送緊急短信、共享位置以及聯系道路救援等有限場景。 Globalstar在SpaceX日益增長的主導地位面前顯得舉步維艱,且高度依賴蘋果。 過去三年,蘋果向Globalstar投資了約20億美元。在其最近的季度財報文件中,Globalstar首次就其最重要的客戶蘋果發出了警告: 失去該客戶可能會對我們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產生重大的不利影響。 盡管蘋果公司大力宣傳 iPhone 中的衛星連接功能,認為其具有潛在的救生安全優勢,但該公司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采取可能使其自身成為電信運營商的措施。 據報道,蘋果公司仍未開始向消費者收取衛星服務費用,因為它不想作為運營商受到監管。上個月,蘋果宣布將為iPhone用戶延長一年免費衛星服務,而去年該公司曾宣布類似的延期。 出於同樣的原因,蘋果不太可能自己收購 Globalstar,盡管其擁有優先收購權。 市場格局與未來展望 如果蘋果與SpaceX達成合作,未來幾年購買新款iPhone和其他蘋果設備的消費者,無疑將成為Starlink下一代衛星所帶來的高速連接的最大受益者。 The Information援引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蘋果計劃最早於明年在新款iPhone中增加對非地面5G網絡(包括衛星)的支持。這將使iPhone能通過衛星獲得完整的互聯網訪問能力,而不僅限於Globalstar網絡上的一小組消息功能。 當然,短期內SpaceX完全取代地面蜂窩網絡運營商的可能性不大,因為衛星連接只有在用戶處於戶外且能無遮擋地看到天空時才能良好工作。 但分析人士指出,隨著馬斯克的公司通過收購EchoStar頻譜進一步鞏固其地位,像蘋果這樣的公司想要繞開SpaceX已變得越來越困難。 衛星咨詢公司Telecom, Media and Finance Associates總裁Tim Farrar表示: 如果蘋果放棄與SpaceX競爭的嘗試,那麽Starlink將鞏固他們的主導地位,在這個市場將變得幾乎無可挑戰。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5-10-24
查看详情
看好重卡電氣化趨勢和儲能強勁需求,瑞銀大幅上調寧德時代目標價

據追風交易臺消息,瑞銀在10月22日的報告中,將寧德時代港股目標價格從495港元大幅上調近30%至640港元。報告認為,受益於電動重型卡車和能源儲存系統,寧德時代完全有能力在未來5年實現20%的年均復合增長。 增長新敘事:當重卡與AI數據中心成為主角 在電動重卡領域,換電基礎設施的日益完善正使其變得更加普及。在儲能方面,其需求不僅受到傳統風能/太陽能裝機量的驅動,一個全新的、爆發性的需求來源已經出現——人工智能(AI)數據中心。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公司增長的“積極驚喜”。 值得註意的是,瑞銀認為寧德時代未來的盈利增長將更多地依賴於銷量的擴張,而非單位利潤率的提升。 關註市場份額與儲能需求 首先是寧德時代在國內電動車市場的份額。 其次是儲能需求的持續性,尤其是在面臨關稅挑戰的背景下。美國計劃於2026年對儲能產品征收25%的額外關稅。但瑞銀認為,考慮到AI數據中心帶來的強勁需求以及寧德時代在儲能產品上的競爭力,該公司或將在很大程度上不受此關稅的負面影響。 需要重點關註的是,瑞銀此次目標價上調最核心的邏輯變化在於估值方法。瑞銀將寧德時代的估值基礎從先前26倍市盈率,提升至30倍。

2025-10-23
查看详情
亞洲證交所開始“抵制”數字幣財庫公司,報道稱港交所已拒至少5家

一種曾被市場熱捧的公司策略正遭遇亞洲主要證券交易所的集體抵制。據媒體報道,包括香港、印度和澳大利亞在內的多個主要市場的監管機構和交易所,正在拒絕或限制那些尋求將大量買入並持有加密貨幣作為核心業務公司的上市申請,給這一模式的未來蒙上陰影。 據媒體周三援引匿名消息人士的報道,港交所近期已拒絕了至少五家公司的上市申請,這些公司旨在成為數字資產財庫(Digital Asset Treasury, DAT)公司。港交所的主要理由是援引了針對“現金公司”的規則,該規則旨在限制主要持有流動資產的實體上市。 這一趨勢並非香港獨有。上個月,印度孟買證券交易所拒絕了一家公司的上市申請,此前該公司宣布計劃將募資所得投資於加密貨幣。而在澳大利亞,當地證券交易所(ASX)的規則禁止上市公司將超過一半的資產負債表配置於現金類資產(包括加密貨幣),這使得數字幣財庫的商業模式“基本上不可能”實現。 這一系列監管行動的直接後果是,這類公司的市場表現已顯著承壓。隨著近期加密貨幣市場的深度回調,許多數字幣財庫公司的股價持續下滑,甚至已跌破其資產凈值(NAV),引發了投資者對其商業模式可持續性的質疑。 港交所援引“現金公司”規則,印度與澳洲采取類似限制 據報道,港交所的拒絕決定,核心在於對“現金公司”或“空殼公司”的擔憂。監管機構傾向於要求上市公司擁有實質性的運營業務,而不僅僅是持有流動性資產的投資工具。 報道指出,一些交易所擔心,這類公司可能並非在經營合法業務,而是在變相“出售其上市地位”。此外,主要持有加密貨幣這類高流動性資產的公司,在結構上與可能被用於不正當目的的空殼公司相似,這也觸動了監管的紅線。 在印度,孟買證交所已用實際行動表明了其審慎態度,拒絕了明確計劃投資加密貨幣的公司。 在澳大利亞,監管框架更為明確。ASX的一位發言人表示,對於那些轉向投資加密貨幣的ASX上市公司,交易所“鼓勵它們考慮將其產品構建為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形式。 日本成例外,但指數風險隱現 在亞洲主要市場中,日本是明顯的例外。日本的證券交易所對數字幣財庫公司的概念保持開放,前提是公司能進行適當的信息披露。目前,日本擁有亞洲最多的上市比特幣持有公司,數量達到14家,其中包括全球第四大比特幣財庫公司Metaplanet。 然而,即便是在監管環境更為寬松的日本,新的風險也已出現。全球最大的指數提供商之一MSCI正提議,將持有超過50%加密貨幣資產的大型數字幣財庫公司從其指數中剔除。若該提議最終實施,可能會切斷來自被動投資的資金流,對這類公司的股價造成打擊。 監管收緊的同時,市場也開始重新審視數字幣財庫模式。在2024年早些時候,該模式被認為是推動加密市場上漲的動力之一,但如今許多公司正陷入困境。研究機構10x Research表示,隨著Metaplanet等公司股價暴跌,“比特幣財庫公司的金融魔術時代正在結束”。 市場的悲觀情緒也得到了業內人士的印證。BitMine公司主席Tom Lee本月早些時候暗示,數字幣財庫公司的泡沫可能已經破裂。隨著股價表現不佳,以及交易所設置越來越高的門檻,這一曾被視為企業資產負債表創新的模式,正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5-10-22
查看详情
報道:加密貨幣平臺Blockchain.com已就通過SPAC上市進行談判

10月20日,據媒體援引兩位知情人士稱,該公司已就潛在SPAC交易進行討論。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Blockchain.com已任命Cohen & Company Capital Markets擔任潛在SPAC交易的顧問。目前尚不清楚相關談判是否仍在進行中。 截止本文發稿,Blockchain.com和Cohen & Company Capital Markets均未對此置評。 Blockchain.com加入今年加密公司密集上市的行列。穩定幣發行商Circle於6月通過IPO上市,CoinDesk母公司Bullish於8月上市,加密交易所Gemini於9月上市。據媒體報道,競爭對手Kraken也計劃於明年初上市。 Evans當時表示: Blockchain.com還將業務拓展至加納、肯尼亞和南非等多個非洲國家。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5-10-21
查看详情
資金湧入避風港!時隔半年,美債收益率跌破4%

上周,美國地區性銀行信貸風險引發市場震蕩,投資者大舉湧入國債避險。地區性銀行股指數創下自4月關稅引發市場混亂以來的最大跌幅。對利率政策敏感的2年期美債收益率跌破3.4%,10年期收益率最低觸及3.93%。 市場已完全消化美聯儲10月29日降息25個基點的預期。在股票和信貸市場估值高企的背景下,投資者正鎖定10年期4%的收益率作為安全配置。 避險屬性重獲驗證 這與4月份形成鮮明對比——當時特朗普推出關稅政策引發市場動蕩,一度引發全球投資者可能拋售美債的擔憂。在那段時期,美債曾與股票和美元同步下跌。 上周的債券漲勢讓人想起2023年3月矽谷銀行倒閉時的情景,當時2年期美債收益率在短時間內暴跌超過1個百分點。10年期美債收益率自4月以來僅少數幾次跌破4%。上周五該收益率一度降至3.93%,為4月7日以來最低。 據見聞此前文章寫道,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上周在講話中指出“就業下行的風險似乎有所增加”,招聘放緩,就業或進一步下降。 目前,市場普遍預期10月將降息25個基點,且在10月29日會議後,市場預期12月將再降息25個基點,到2026年年中前可能還有兩次降息。 美債收益率下行空間仍存? AmeriVet Securities美國利率交易和策略主管Gregory Faranello表示,10年期美債收益率"有跌破4%的空間,但情況需要從現在開始進一步惡化很多"。 摩根士丹利利率策略師團隊負責人Matthew Hornbach等人認為10年期收益率有進一步下行空間。該行此前在報告中寫道: 不過本周將公布一組關鍵政府數據。原定10月15日發布的9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將於周五公布。經濟學家預計核心CPI月率持平,整體CPI年率為3.1%,遠高於美聯儲2%的通脹目標。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2025-10-20
查看详情
香港財政司司長:超過200家企業正排隊等待在香港上市

“(IPO)非常強勁。” 近日,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接受公開采訪時表示,目前有超過200家企業正排隊等待在香港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 陳茂波指出,這一趨勢背後的主要驅動力,是中國內地企業日益增長的全球化需求。 對於走向全球的內地企業而言,利用香港作為平臺來籌集資金和招攬人才,以幫助它們進行海外擴張,是一個非常好的商業選擇。 市場的熱烈反應印證了這一觀點。香港股市自去年底以來大幅反彈,基準的恒生指數在2025年已上漲29%,成為全球表現最佳的發達市場之一。這股漲勢得到了全球投資者的積極參與,據陳茂波透露,目前市場交易量的一半來自歐洲、美國、中東及亞洲其他地區的投資者,另一半則來自中國內地。 港股IPO持續火熱,三季度募資額創四年新高 香港的股票發行市場在2025年迎來了豐收年。 數據顯示,香港市場涵蓋IPO、定向增發和大規模股票交易在內的股權融資活動,在今年第三季度創下了四年多以來的最佳表現。僅這三個月的融資總額,便已超過2024年全年的水平。 市場的熱度重燃吸引了眾多重量級企業。 近期備受矚目的上市案例包括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和中國礦業公司紫金黃金國際有限公司。這些大型企業的成功上市,進一步增強了市場對香港作為首選上市地的信心。 金融峰會成市場信心“試金石” 在市場活動升溫的背景下,外界正密切關註即將在下月由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主辦的全球銀行家峰會。此次峰會將成為衡量國際金融界對香港信心的重要指標。 陳茂波對此表示,目前峰會的反響“極其熱烈”,已有約100位首席執行官或董事長級別的高管計劃出席。 他將此次活動形容為“亞洲商界領袖不容錯過的盛會”。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5-10-17
查看详情
當下,高盛客戶最關心的問題

10月16日,高盛最新研報稱,該行全球股票策略師Germaine Khong近期總結了交易臺最常見的討論議題。從美國科技股是否已處於泡沫區間,到中國、印度等亞洲市場的拐點判斷,投資者正試圖在高估值環境下尋找確定性。 針對亞洲市場,高盛團隊預計印度的盈利下調周期接近尾聲,越南被納入富時新興市場指數可能帶來約14億美元的被動資金流入,而韓國在公司治理立法方面的進展可能成為四季度的積極催化劑。 投資者最關註的核心問題是當前估值是否已達泡沫水平。 Peter Oppenheimer指出,當前市場確實存在一些與歷史泡沫相似的特征,包括絕對估值上升、市場集中度提高、龍頭公司資本密集度增加以及供應商融資的出現。但存在三個關鍵差異: 第二,回報率最高的龍頭公司擁有異常強勁的資產負債表; 高盛認為,科技板塊估值正在變得緊張,但尚未達到與歷史泡沫一致的水平。高盛建議投資者繼續關註多元化配置。 部分投資者預期美聯儲降息周期將催化資金從貨幣市場基金輪動至股市,但高盛預計家庭股票需求將由收入而非資產輪動提供資金。 中國市場:下一步看什麽? 近期討論主要圍繞中美關系、第十五個五年規劃及寬松預期展開。投資者也在詢問成長與價值風格輪動,以及三季度盈利預期。 印度:何時入場? 高盛策略團隊此前指出,扭轉印度市場表現不佳的因素包括:盈利周期逆轉、估值降低、有效的政策支持。 越南:富時指數升級的影響 高盛估計,指數再平衡可能帶來約14億美元的被動資金流入,但由於基準業績壓力,主動管理型基金大規模流入的可能性似乎不大。 對於韓國市場,高盛認為,四季度可能成為積極催化劑的事件包括公司治理立法的通過(強制註銷庫藏股、降低股息稅)。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2025-10-16
查看详情